與改革開放同成長 與美麗工投共奮進
□ 蔣干兵
我的老家在連云港開發(fā)區(qū)中云鄉(xiāng)東巷村,就是現在的市開發(fā)區(qū)江寧工業(yè)園。
記得八十年代初,市葡萄酒廠與很多村莊簽訂了種植“白羽”、“赤霞珠”等葡萄品種的協(xié)議。我們東巷村,當時叫東巷大隊,是簽署協(xié)議的大隊之一。種植葡萄樹,一般而言意味著頭兩三年沒有產量、沒有收益,這對于貧困的山村來說,是一個極大的負擔。那時還是集體化,大家只好硬著頭皮干,同時心頭也多多少少燃起脫貧致富的夢想,因為村里有些人本來就有葡萄管理的經驗。
兩三年后,正當葡萄要掛果的時候,“大包干”猶如一陣春風改變了農村的發(fā)展模式。承包到葡萄地的農戶干勁十足,管理極其認真,第二年有人家獲得兩三千元的葡萄收益,產生了石破天驚的震撼力,激起全村農戶發(fā)展葡萄產業(yè)的熱情。
1984年,連云港罐頭廠和村里簽訂葡萄罐頭原料供應協(xié)議,做罐頭的葡萄品種叫“金皇后”,8月底成熟,產量也比較高。我們家就是第一批在自家農田里栽葡萄的農戶,有一畝半的葡萄園。
1986年,金皇后葡萄成熟了,罐頭廠收購價每斤3毛,媽媽告訴我,我們家產量達到6400斤,并說好多人家都很眼紅。要知道1980年左右,勞動力多的農戶家庭年底從生產隊領回的收入最多不會超過1000元錢。
1987年,罐頭廠日子不好過了,又不敢毀約,開始在收購價上打折扣,每斤2毛7,農民只能被迫接受,一年辛苦的勞動成果總不能爛在地里呀。
1988年,罐頭廠不僅將收購價格壓低到2毛5,而且在質量上找借口,每筐25斤只能按20斤計算,農民們頗有點多收了三五斗的感覺。個別農戶開始自己嘗試到街上去賣,那時還不興市場這個詞,居然能賣到6毛錢一斤,其實前兩年“白羽”葡萄也有人到街上去賣,但數量較少。
于是第二年,農民們開始完全甩開罐頭廠,走上了自產自銷的道路,激發(fā)了更多農戶加入種植葡萄的行列。不到兩年光景,幾乎家家都有葡萄園。一到葡萄收獲的季節(jié),每天早上天不亮就人聲嘈雜,賣葡萄的自行車隊浩浩蕩蕩涌向周邊的集鎮(zhèn),近的是墟溝和板橋,遠的是猴嘴、新浦和連云港,直到下午才陸陸續(xù)續(xù)趕回家吃飯。中午是舍不得下館子的,最多是帶點干糧充饑。有小商小販來村里挨家挨戶詢價打貨的,也有親戚朋友串門的,整個村莊葡萄季都沉浸在熱熱鬧鬧中。
這時收入高的農戶蓋起了樓房,于是蓋樓成了農民又一個奮斗目標,這不僅是居家門面的問題,而且事關兒子娶媳婦的大事。于是乎,誰家蓋樓了,誰家打算蓋了,誰家娶兒媳了,似乎成了葡萄之外的主要話題,而管理葡萄好的農戶則成了大家學習的榜樣。
到了九十年代中期,葡萄品種栽植都轉向了,原先的“白羽”、“赤霞珠”、“金皇后”、“玫瑰香”等逐步改為了“巨峰”。新建的葡萄園也都以“巨峰”為主。因為“巨峰”個大糖度高,產量也高,成熟期早,直到現在仍然是葡萄銷售市場的主打品種。而這個時候,新媳婦則成了每家葡萄銷售的主力,很多人家為了鼓勵自己兒女參與葡萄管理特別是銷售,規(guī)定誰賣葡萄得到的錢就歸誰的。于是小媳婦們騎著自行車拖著葡萄筐風風火火的出去,掙了錢又風風火火的回來,回來后還要到地里剪葡萄,以便第二天早上可以早早出發(fā)。
由于熟悉了市場,實際上這個時候很多人家還種植了其它水果,主要是李子、油光桃等,甚至一度還栽植山楂樹,可惜因銷路不好又砍了。
高樓起了,日子紅火了,它的背后則是辛勤的勞作,很多青年婦女經常說的一句話:下輩子再也不嫁到東巷了,苦死了。
葡萄管理的苦,我也是有體會的,從上初中開始我就參與其中。春天的時候,早上要去揪頭抹杈,就是除去葡萄的新芽和旁枝,目的是讓主枝條能獲得充足的營養(yǎng),問題是新芽長得太快,兩天不過,又會出現新芽,所以就像早自習一樣的,幾乎天天都要去干活。
真正苦的是給葡萄樹打藥,在葡萄園里抬著大藥桶,尤其是下過雨后地里稍干就要打藥,因為這是葡萄病菌最活躍的時候,但是地里可真不好走啊。頭上太陽曬、腳下水汽蒸的滋味可不好受,不打藥又怎么辦呢,太陽越曬打藥效果越好,好在我擁有曬不黑的白皮膚,說實在的,那時根本沒有自我保護意識。打藥的噴霧器,也是不斷發(fā)展的,開始那種我們叫搗桶桿噴霧器,使用起來很費勁。后來是那種左右搖晃的,每次出水量大,省了好多勁。如今看到有些地方使用電動的噴霧器,我總有無限感慨。
進入新世紀,我家老爺子看到葡萄套袋新技術,他立即和村干部聯系,到外地學習,回村后用舊報紙剪出葡萄袋試用,逐漸在村里推廣開?,F在大家在市場上看到葡萄表皮比較干凈的,都是這種新技術的產物,它的好處不僅是防止農藥污染葡萄表皮,更重要的是在即將成熟的季節(jié)即使下雨,也不會形成大面積潰爛,脫離了原始意義的“望天收”。東巷村人興起的葡萄套袋技術直到現在還影響著中云、板橋等周邊地區(qū)諸多農民。
如果說新技術、新品種是生產側改革的話,在銷售側,村里也在市電視臺上刊登廣告,取得了一些成效。不過農民的局限性彼時也有所暴露,有弄虛作假的,有鬧事的,不一而足。最終村委會無法統(tǒng)一領導,葡萄銷售仍舊是自找門路,終于未能產生新的經營模式。
隨著2006年全村的集體拆遷,家鄉(xiāng)的葡萄園走進了歷史,那些葡萄樹也大部分移植到周邊村莊農戶家了。
村里的人搬進了安置小區(qū),原來的村莊蓋起了現代化的工廠。第一代葡萄園開拓者,也到了“退休”的時間,步入了含飴弄孫的隊伍;那些當年的小媳婦們也放下葡萄筐,走進了工廠,成為了一名新時代工人。
歷史總是用它的細節(jié)昭示其發(fā)展的脈絡,家鄉(xiāng)葡萄園這個歷史小細節(jié)里也隱藏著社會發(fā)展的大乾坤。而我,永遠也不會忘記家鄉(xiāng)的葡萄園,它是我上學的學費,是我居住了十年的樓房,是我了解社會變革的窗口,是我年輕時解饞且得意的水果,也永遠成了我人生的一部分。
忘不了你——家鄉(xiāng)的葡萄園。